【備考2023年高考作文】專家高考作文解析
1、閱讀下面的材料,根據(jù)要求寫作。
面對傳統(tǒng)戲畫發(fā)展中的瓶頸問題,北方昆曲劇院在今年年初,創(chuàng)演了昆劇《曹雪芹》。該劇圍繞曹雪芹的生命行旅與心態(tài)歷程,將《紅樓夢》中主要人物的命運軌跡與之勾連疊合,并“跨界融合”,強化舞蹈、交響樂等藝采元素的融入,受到廣泛贊譽。時代給傳統(tǒng)戲曲帶來了挑戰(zhàn),也為昆曲提供了發(fā)展的機遇。
上述現(xiàn)象能夠在更廣泛的領域給人以啟示。請結合以上材料寫一篇文章,體現(xiàn)你的感悟與思考。
要求:選準角度,確定立意,明確文體,自擬標題;不要套作,不得抄襲;不得泄露個人信息;不少于800字。
【文題解析】:這是一道引語類材料作文題。
材料呈現(xiàn)北方昆劇在新時代復興的成功嘗試,材料中的關鍵信息“跨界融合”,融入多方元素等可見,昆劇能積極吸取新時代的元素,進行創(chuàng)新性發(fā)展進而取得巨大成功的事例,啟發(fā)我們,時代既是挑戰(zhàn),又是發(fā)展的機遇。北方昆劇的成功啟發(fā)我們,當勇于接受挑戰(zhàn),同時把握時代機遇,才能不被時代拋棄,勇立潮頭。行文時當扣住時代既是“機遇”又是“挑戰(zhàn)”這一辯證關系展開,回答如何在挑戰(zhàn)中發(fā)現(xiàn)機遇、把握機遇。
行文構思上,先概括材料,由材料引出觀點,如:時代帶來挑戰(zhàn),強者把握機遇。接下來從怎么辦的角度展開論述,一、要勇于直面挑戰(zhàn),逆風而行。二、要敢于接受挑戰(zhàn),善于轉變挑戰(zhàn)。三、順應時代發(fā)展,勇立潮頭,作時代的掌舵手。
參考立意:
1.馭挑戰(zhàn)之風,乘機遇逐夢。
2.化瓶頸為跳板,挑戰(zhàn)更是機遇。
3.守正創(chuàng)新,內外兼修。
2、閱讀下面的材料,根據(jù)要求寫作。
美學家朱光潛在《我們對于一棵古松的三種態(tài)度》一文中說:有三個人同時去看一棵參天巨松,他們分別是木商、植物學家和畫家。木商想到的是它宜于架屋或是制器,思量怎樣去買它,砍它,運它。植物學家則把它歸到某類某科里去,注意比較它和其他松樹的異同,思量它何以活得這樣老。畫家只是聚精會神地觀賞它蒼翠的顏色,盤屈如龍蛇的線紋以及昂然高舉的氣概。由此可知,各人所見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。
班級計劃舉行讀書會,圍繞上述材料展開討論。木商、植物學家和畫家這三者對于巨松的不同態(tài)度,你對哪種態(tài)度感觸最深?請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(fā)言稿。
要求:結合材料,選好角度,確定立意,明確文體,自擬標題;不要套作,不得抄襲;不得泄露個人信息;不少于800字。
【文題解析】:三個人看待古松的方式,對應三種態(tài)度。這三種態(tài)度有什么分別呢?第一種態(tài)度是實用的態(tài)度。哪些人和物對于我的生活有益,哪些人和物對于我的生活有害,哪些人和物對于我的生活無關痛癢。我對于他們于是有愛惡的情感,有趨向或逃避的意志和活動。這就是實用的態(tài)度。在木商看來,事物的意義大都源于“有用“,能為我所用。第二種態(tài)度是科學的態(tài)度。植物學家的直接目的不在于實用,他更注重客觀、理性、抽象的思考,分析這棵古松與其他松樹的異同。第三種態(tài)度是審美的態(tài)度。畫家看古松,他把全部精神都注在古松的本身上面,他把古松當作一幅畫去玩味。他不計較實用,也不推求關系,偏重直覺感受。實用的態(tài)度以善為最高目的,科學的態(tài)度以真為最高目的,美感的態(tài)度以美為最高目的。
就“用”字的狹義來說,美是最沒有用處的。然而正如莊子所言,無用之用即為大用??茖W家的目的雖在辨別真?zhèn)?,他所得的結果卻可有效用于人類社會。美的事物如詩文、圖畫、雕刻、音樂等等,從實用的觀點看,寒不可以為衣,饑不可以為食。我們?yōu)槭裁催€需要美呢?因為人性本是多方的,需求也是多方的。真善美三者兼具才可以算是完全的人。真和美的需要也是入生中的一種饑渴精神上的饑渴。
參考立意:
無用之用,即為大用;
以欣賞美的態(tài)度對待生活;
以美的態(tài)度欣賞世界;
以美之心探求世間萬物。
3、閱讀下面的材料,根據(jù)要求寫作。
“網(wǎng)課”“隔離”“封控”“管制”……沒情反復,打亂了人們生活的節(jié)奏,出現(xiàn)了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。面對不確定性,我們應該如何應對?
屠呦呦收集2000個藥方,雖不斷測試,但抗瘧效果甚微,直到與青蒿的碰撞;"看見了就不能不管”,人來人往中快遞小哥偶遇走失老人堅持選擇護送其回家;全球疫情反復,大型體育賽事能否如期舉辦,北京2022年冬奧會做出了回答;國際空間站即將退役,太空合作前景渺茫,中國“天宮”空間站作為后起之秀,閃耀太空……
不確定性作為一種多變狀態(tài),帶來的是無處不在的風險、危機,以及無所適從的不安甚至畏懼。當然,也有稍縱即逝的機遇和柳暗花明的驚喜,以及義無反顧的勇氣和始終如一的堅守。
學會應對生活的不確定性,是當代青年的時代課題。請結合材料,聯(lián)系你的學習與生活,自選角度,自擬題目,寫一篇文章。
要求:選準角度,確定立意,明確文體,自擬標題;不要套作,不得抄襲;不得泄露個人信息;不少于800字。
【文題解析】:材料共有四段文字,圍繞“不確定性”引發(fā)學生對現(xiàn)實生活的思考。第一段和第二段闡述現(xiàn)象,第三段概括材料的意義。關鍵詞:不確定、勇氣、堅守。第四段提出作文要求:當代青年,要學會怎樣應對生活的不確定性??忌璋盐铡坝職狻薄皥允亍?,面對當代的不確定性,闡述勇氣堅守的價值和意義。圍繞話題,闡述面對不確定性的正確認識、正確做法即可。
寫作本題,可以正面回應“勇氣”“堅守”的內涵,也可以反面思辨在當下的境遇中,“勇氣”“堅守”的價值和意義。
1、判分原則
從考場實際出發(fā),實事求是;公正公平,對每一位考生負責;議論文重在評判其理性思辨和分析說理能力,記敘文重在評價其構思、細節(jié)、文采、意蘊等寫作技巧和智慧。以43分為切入分。
2、特別說明
鑒于許多考生習慣于熟點寫作,多以“不確定性”為題,閱卷時務請關注如下三個方面:
看“不確定性”的界定是否恰當。將所有的“成功”或者“成績”歸結為“不確定性”造成的,屬于跑題作文。
看是否“講道理”。重點判斷是否從“不確定”中找到確定因素,以此來應對生活。能分析“不確定性”與“確定”因素的辯證關系,以此結合生活實際展開探討,為緊扣題意。雖無深刻獨到之見解,但能在常識、常理范圍內有分析,有議論層次,說理有一定智慧,寫作功底較好,可判為二類卷;如果見解平等陳舊,至于淺表,論證分析比較簡單,雖形式上中規(guī)中矩,判為三類卷或四類卷;如果僅僅是“不確定性”事例的整體打包,或者堆砌熟知的事例故事,原則上判為“五類卷”。
要談當代青年如何應對,一味舉古人事例,不結合現(xiàn)實,可視為偏離題意。
4、閱讀下面的材料,根據(jù)要求寫作。
?、傥嵩谔斓刂g,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。(《莊子》)
?、谟賱t不達,見小利則大事不成。(《論語》)
③不積小流,無以成江海。(《勸學》)
?、芤簧骋惶斓?,極微即無窮。人是世界的量器,世界也是人的容器。(《2023新年獻詞》)
以上關于“小大之辯”的材料具有啟示意義,請選擇其中兩句立意,體現(xiàn)彼此的某種關系,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。
要求:選好角度,確定立意,明確文體,自擬標題;不得泄露個人信息;不要套作,不得抄襲。
【文題解析】:這是一道二元關系型作文題?!岸敝g的關系,可以是包含、并列、遞進、條件、對立、互補、相輔相成、一分為二等。
審題時首先明確“小”與“大”的內涵,然后厘清“小”和“大”的辯證關系。
第①句:我在天和地之間,就像是一粒小石子或一顆小樹在一座巍峨大山上一樣。在廣闊的天地之中,個體顯得如此渺小,也正是看到了自身的渺小,因而更懂得謙卑。若結合莊子《齊物論》《逍遙游》等代表作進行深入思考,人可以在精神上超越個體的“小我”,將生命融入宇宙萬物之間,達到一種自由灑脫的境界。
第②句:一味求快反而達不到目的,貪圖小利就做不成大事。在原文中,子夏向孔子請教政事,孔子就告訴他,一是“無欲速”,二是“無見小利”?!盁o見小利”就是不要著眼于小利益。只把目光盯在小利上,往往成就不了大事。不看小利,而觀大局,有大心量,有長遠的目光,才能成大事。
第③句:不積累細小的流水,就不能匯聚成江河大海。做好小事,是成大事的第一步。若結合原文中的“不積跬步,無以至千里”,可以引申為從點滴做起,一步一腳印,才能實現(xiàn)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。
第④句:個體縱然微小,但依然可以從“小我”之中看到大世界的樣貌,將自身融入時代的洪流,為人類歷史發(fā)展貢獻力量,從而成就“大我”
四句話都指向“小”與“大”之間關系,既有對“小”和“大”的正確認識,也涉及在正確認識基礎之上的具體實踐。題干中明確要求“選擇其中兩句立意”,行文最好直接引用兩句話?!绑w現(xiàn)彼此的某種關系”,對這一關系的表述,即文章的觀點。選擇語句時必須考慮兩句話之間是否具有某種關系,不可隨意搭配,導致文章分論點之間簡單并列,甚至脫節(jié)。
【立意參考】
第①④句:以己微光,鑄國榮光。
點點微光,照亮世界。
第②③句:褚小者不可以懷大,綆短者不可以汲深。(小袋子里裝不下大物件,短井繩沒法從深井里打水。要想成就大事業(yè)必須胸襟寬廣,有海納百川之氣魄,同時還需要堅持學習,不斷提高自身素質,方能在關鍵時刻勇挑重擔。)
5、閱讀下面的材料,根據(jù)要求作文。
有句俗語“到什么山頭,唱什么歌”,《易傳》則提倡“修辭立其誠”。
要求:選準角度,確定立意,明確文體,自擬標題;不要套作,不得抄襲;不得泄露個人信息;不少于800字。
【文題解析】:首先,要明確核心議題是“交流的有效性”,無論是書面的還是口語交際中的,都屬于交流的范圍。
其次,要理解這兩句話的含義。這兩句話都在教材中出現(xiàn)過,“到什么山頭唱什么歌”出自選擇性必修中《改造我們的學習》;“修辭立其誠”出自同一單元的《修辭立其誠》,學生應該比較熟悉。在這兩句話共同指向的議題中,“到什么山頭唱什么歌”強調的是溝通交流要注意對象、場合,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;而“修辭立其誠”則強調溝通交流時要真誠,立言為文要堅持“誠”,就是說發(fā)言立論要以事實為根據(jù),要真實可信。
其中關鍵點就在于辨析“到什么山頭唱什么歌”不等于圓滑、見風使舵;而“修辭立其誠”也不意味著耿直,不用講究方式方法。也就是說,真正有效的交流是兩者的有機結合。最后,還要考慮現(xiàn)實針對性?,F(xiàn)在雖然早已不是張岱年寫作此文的 1992 年,但從某種程度上說,現(xiàn)代社會可能滑到“到什么山頭,唱什么歌”的極端了,只要產品能大賣,只要能簽成合同,只要能成功,不惜言語浮夸,甚至造假。所以相對而言,還是要更強調“修辭立其誠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