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在整個教育行業(yè),較讓人們關(guān)注的問題是就是改革,截至當前,上下從幼升小到高考正在深入進行的一系列重大歷史性教改,而對于人民較為關(guān)注的高考改革,將會給高中學生和家長帶來怎樣的變化,需要怎樣的應(yīng)對呢?請看伊頓教育小編下面的分享:
1、文理不分科,多地實行“3+3”模式,外語一年兩考
在高考新方案中,文理不分科已成各地高考改革趨勢,高考科目“3+3”也成眾多省份未來高考的新模式。
“3+3”模式是指,報考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,其高考成績將由語文、數(shù)學、外語3門統(tǒng)一高考成績和考生選考的3門普通高中學業(yè)水平考試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構(gòu)成。學生不再分文理科,可以自主選擇選考科目。
就3門選考科目而言,各地多采用“6選3”模式,即從思想政治、歷史、地理、物理、化學、生物6個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作為考試科目。
力求破除“一考定終身”是新一輪高考改革的重點方向。在已公布高考改革方案的19省份中,絕大多數(shù)省份明確,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,考生可選擇其中較高一次考試成績計入。
2、“兩依據(jù)一參考”,既看分,又看人
新一輪改革方向的亮點之一,是打破“唯分數(shù)論”,實施“兩依據(jù)、一參考”的多元評價機制,即依據(jù)統(tǒng)一高考成績、高中學業(yè)水平考試成績,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(zhì)評價信息進行錄取。從各地公布的方案來看,實施“既看分,又看人”的綜合評價錄取,是未來高校招錄的大勢所趨。
3、逐步合并本科錄取批次,探索“+學校”志愿填報
改革考生錄取機制,逐步合并減少高校招生錄取批次,探索“(類)+學校”的志愿填報方式,引導從學生興趣和特長出發(fā),選擇合適的和學校。
除了第二、三批次的合并外,一些省市還提出了合并本科第一、第二招生批次。
在志愿填報方式上,把原來的“學校+”改為“(類)+學校”形式。這也就意味著,考生既可以報考同一個高校中的不同(類),也可以是不同高校的同一(類),還可以是不同高校不同(類),擁有了選擇權(quán)。
#p#副標題#e#
北京師范大學經(jīng)驗豐富教授、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、教育家顧明遠:
雖然31個省市自治區(qū)的高考改革方案已經(jīng)發(fā)布,但離實施還有一段時間。不少省份明確表示,在保持總體框架不變的前提下,將按照“先專項改革、探索試點,再綜合改革、推進”的原則分步推進改革。
附: